SEM掃描電鏡有那些工作模式
日期:2025-03-27 10:02:33 瀏覽次數:10
掃描電鏡是一種利用聚焦電子束掃描樣品表面,通過檢測電子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的信號來成像的分析工具。其工作模式多樣,以下為您詳細介紹:
一、基本工作原理
SEM掃描電鏡通過電子槍發射高能電子束(加速電壓通常為1-30 keV),經電磁透鏡聚焦成納米級探針,在掃描線圈作用下逐點掃描樣品表面。電子束與樣品相互作用激發多種信號,如二次電子、背散射電子、特征X射線等,這些信號被探測器收集并轉換為電信號,*終形成樣品表面的形貌或成分圖像。
二、主要工作模式
二次電子成像模式(SE)
原理:檢測樣品表面逸出的低能二次電子(能量<50 eV),信號強度對表面形貌敏感。
特點:分辨率*高(可達亞納米級),圖像立體感強,適用于觀察表面微觀形貌(如顆粒形狀、裂紋、生物組織等)。
應用:材料斷口分析、細胞表面觀察、納米材料形貌表征。
背散射電子成像模式(BSE)
原理:檢測被樣品原子反彈的高能電子(能量>50 eV),信號強度與原子序數相關。
特點:成分襯度明顯,原子序數越大區域越亮,適用于區分不同相或成分分布。
應用:合金相分布分析、陶瓷材料界面研究、礦物成分鑒定。
特征X射線分析模式(EDS)
原理:通過能譜儀檢測樣品受激發產生的特征X射線,進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。
特點:可識別元素種類及含量,結合面掃描/線掃描實現元素分布映射。
應用:材料成分分析、污染物檢測、生物樣品元素定位。
三、擴展工作模式
環境掃描電鏡模式(ESEM)
特點:允許在低壓(如1-10 Torr)或環境氣氛(如濕氣、液體)下觀察樣品。
應用:濕潤樣品、生物組織、含液材料觀察,避免傳統SEM需干燥的局限性。
低真空掃描電鏡模式
特點:在低真空(如10-100 Pa)環境中工作,減少不導電樣品充電效應。
應用:未鍍導電膜的絕緣體(如塑料、陶瓷)直接觀察。
電子背散射衍射模式(EBSD)
原理:結合EBSD探測器分析背散射電子衍射花樣,獲取晶體取向、織構信息。
應用:材料微觀織構分析、晶粒取向映射、相鑒定。
陰極發光模式(CL)
原理:檢測樣品受電子束激發產生的可見光/紅外光。
應用:地質樣品(如礦物)成分分析、半導體材料缺陷檢測。
四、工作模式對比
模式 | 信號類型 | 分辨率 | 主要信息 | 適用樣品 |
二次電子(SE) | 低能二次電子 | 高 | 表面形貌 | 大多數固體樣品 |
背散射電子(BSE) | 高能背散射電子 | 中 | 成分分布 | 多相材料、成分分析 |
特征X射線(EDS) | 特征X射線 | - | 元素組成及分布 | 需元素分析的材料 |
EBSD | 背散射電子衍射花樣 | - | 晶體取向、織構 | 多晶材料、地質樣品 |
ESEM | 二次電子等 | 中 | 含濕/液態樣品形貌 | 生物組織、濕潤樣品 |
五、Z新發展
多模態聯用:集成EDS、EBSD、CL等技術,實現形貌-成分-晶體結構多維分析。
智能分析:結合AI算法,自動化識別圖像特征(如缺陷、顆粒尺寸統計)。
原位觀測:開發加熱臺、拉伸臺等附件,實現材料動態過程(如相變、裂紋擴展)實時研究。
總結
掃描電鏡通過多樣化的工作模式,在材料科學、生物醫學、電子工程等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分析能力。從基礎形貌表征到多模態研究,SEM掃描電鏡始終是推動微觀世界探索的重要工具。隨著技術進步,其應用場景和功能將持續拓展。
聯系我們
全國服務熱線
4001-123-022
公司:微儀光電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銷售部
地址:天津市東麗區華明**產業區華興路15號A座